首都医科大学: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努力构建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新范式
公共卫生,是健康中国的基石。随着“大健康”“大卫生”观念的形成,医疗卫生人才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公共卫生院校教育亟需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公共卫生人才。近年来,首都医科大学积极探索实现公共卫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培养交叉融合通用型公共卫生人才的新范式,为有效应对重大传染病疫情、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增进全民健康福祉交出首医人的答卷。
“三位一体”构建协同育人新模式
强化协同育人,强化院校与疾控、医疗等相关机构全方位深层次合作,是培养新时代“平战结合”公共卫生人才之需要。
自1988年招收预防医学本科生以来,首医公卫学院便开启了“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模式,即整合“基础-临床-疾控”医学资源,实现各方优势互补。在首医面向国际一流的进程中,公卫人才协同培养的资源也不断丰富和壮大。目前,22家临床医学院、12个区疾控中心和卫生监督所共同组成了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实验实践教学基地。公卫学院党委书记杨晓英介绍,这种“三位一体”的“大公卫”办学模式从办学之初一直保持到现在,办学机制体制在全国独具特色,为协同培养各层次公共卫生人才奠定了基础。
本科就读于公卫学院预防医学专业、目前工作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感染管理处的韩叙回忆道,“大一、大二在校本部学习基础医学课程,打下了坚实的医学基础底子。大三的时候,我在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进行近一年的临床学习和实践。毕业设计是由公卫学院和市疾控中心共同承担的。当时我的题目方向正好与疾控相关,便在市疾控中心实习,学习传染病防控、计划免疫、学校卫生等疾控知识。”
理实结合开辟实践教学新路径
医防融合、理实结合、学用一体,首医公共卫生教学改革秉持将课堂教学与实战锤炼相结合,将素质能力培养与专业内容拓展相结合原则,着力培养能解决实际问题的高水平公共卫生人才。
三维技术、系统指引、人机交互操作,将真实事件应急处置流程转化为背景介绍、疾控接报、应急响应、现场询问、现场调查、开会协商、水质采样监测、人群流调、实验室检测、解控10个虚拟实验环节,学生借助鼠标切换场景完成任务,系统即时反馈成绩……这是由公卫学院院长陈瑞主持建设的虚拟仿真实验课程《突发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置虚拟仿真实验》的课程现场。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真实应急场景与模拟实验的无缝切换,为增强公卫人才实践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持。该课程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自2019年开始,公卫学院建设完成7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覆盖突发传染病、食物中毒、环境污染事件等不同类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情境。
以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为目标,公卫学院不断开发新时代公共卫生优质课程资源,加强学生公共卫生管理教育和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教育,提升公共卫生教育课程的创新性和挑战度。
对于预防医学专业,新开设预防医学综合实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课程,增加虚拟仿真平台、公卫技能大赛、多样化实验实践培训、社区实践等公共卫生实践教学模块。对于公共事业管理(卫生管理)专业,新开设全球健康概论、公共政策分析课,并设置桥梁课,优化理论与实践环节的衔接。公卫学院每年还会选派优秀学子赴美国内布拉斯加医学研究中心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与耶鲁大学、墨尔本大学、多伦多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邀请海外资深教授来校授课,助力学子开阔学术视野,了解国际前沿动态。
走向社区、基层和疾病发生的现场
基层社区是公共卫生危机应对的重要前沿阵地。让学生走向社区、基层和疾病发生现场,是首医进一步完善现行公共卫生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公共卫生人才实战锤炼的重要举措。
2021年,公卫学院与马家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燕山文化和卫生健康委员会签订协议,成立公共卫生安全智慧社区建设项目,增设两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践教学基地,探索“基础-临床-疾控-社区”公卫人才协同育人新模式。2023年,公卫学院公共卫生安全智慧社区产学研协同育人基地入选“北京市本科高校产学研深度协同育人基地”。学院召集中青年骨干教师,集思广益,携手打造集医教研防于一体、兼备传染病前沿哨所、病原溯源和慢病管理的示范智慧社区,并将以此作为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平台与抓手。
“在社区实践中,我对基层公共卫生管理有了更深入地思考。一名‘公卫人’,应该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努力为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作出贡献……”“尤其在老龄化问题逐渐凸显的今天,我们应该更加重视老年人基础服务。”这是公卫学院2021级卫生管理专业本科生王宇晨在马家堡社区智慧社区实践的感悟。王宇晨直言社区实践激发了她作为一名“公卫人”,寻找社区健康治理“基层密码”的使命感。
精品化培养探索高水平公卫人才成长新机制
“创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培养体系,按照1:1的比例,为本科生配备导师,培养学生科研兴趣,引导学生深入实践,发现公共卫生领域的真问题,做有价值的真学问,提高实践真本领。”公卫学院副院长韩优莉介绍。
自2016年起,首医确定了公卫本科生精品化培养模式,实行本科生培养全程“一对一”导师制。2020级卫生管理专业的谢佳鑫目前已经保研至北京协和医学院。谢佳鑫回忆本科导师孟开老师对她产生了很大影响。“有一段时间,我和导师的联系比和父母还多。为了北京市比赛取得好成绩,导师带着师兄师姐花了一整个上午,专门讨论我的论文,带我一起修改。”谢佳鑫认为,本科阶段的科研训练帮助她更早建立了科研思维,拥有了更高的科研视角。从大二至今,她参与发表了4篇学术论文。
近五年来,公卫学院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近年平均为97.7%;本科生毕业生参加全国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100%;本科学生团队获2023年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北京赛区本科生组一等奖。
精品化的培养并未局限于本科生,在研究生培养方面,首医积极探索复合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高水平通用型公共卫生人才,满足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所需,2015年,首医在全国率先探索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MPH)研究生和北京市公卫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培养的独特模式。MPH研究生毕业时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一样可以做到“四证合一”,即国家医师资格(公共卫生类别)证书、北京市公卫医师规范化培训证书、研究生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目前,已有28位研究生取得“四证”。
“去年我们所接收了首医‘四证合一’MPH毕业生姚晓慧入职。一年多的实践证明,经过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研究生能很快进入工作状态,体现出较系统全面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较高的个人综合素质。”北京市疾控中心环境卫生所负责人张永谈到,“疾控一线确实非常需要这种拿来就能用得上留得下的应用型人才。”
在国家及北京市的重大任务中,首医公卫学子的专业素养和综合应用能力得到充分印证。先后共有80人次公卫学子被选派到国家卫健委应急办、北京市、区疾控中心,完成新冠疫情分析和流行病学调查、核酸检测和120急救电话云咨询等任务。17名公卫学子持续三个月圆满完成冬奥冬残奥新冠联络官志愿服务任务。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开展科技攻关
针对我国目前大气颗粒物和臭氧污染复合污染危害公众健康、导致多系统疾病的现状,公卫学院孙志伟教授牵头,致力于“颗粒物环境形成机制及毒性机制研究”项目攻关。由于其研究成果对保护环境生态和实现全民健康国家战略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2023年6月,该项目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一等奖。
成果背后,凝聚着首医公卫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加强科研平台和人才队伍建设的辛勤和汗水。以临床流行病学和环境毒理学2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为平台,首医公卫人积极开展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为培育重大科研成果和培养卓越公卫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针对全球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成立基础与临床联合实验室,打造公共卫生科技成果创新与转化的重要枢纽。遗传环境与生殖健康联合实验室,由公卫学院实验平台与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强强联合而成立。联合实验室不仅为医院提供了校本部充分的研究平台、实验条件及技术支撑,也为学校提供了丰富的临床数据和样本资源。双方优势互补,通力探索环境污染对孕期及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分子机制,以前瞻的视角在公共卫生领域进行深度融合与创新。
公卫学院孙志伟、陈瑞、肖荣、郭秀花、周显青等教授在《Nano Today》《Advanced Science》《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Cardiovasc Diabetol》《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等国际期刊陆续发表多篇高水平科研成果,获批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海外优秀青年基金、重点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
在科研创新的驱动下,我校药理学和毒理学进入ESI学科全球前1‰,社会科学、环境与生态学进入前1%。
公共卫生教育融入各类医学人才培养
“如果一个高度传染性的新发传染病病人进入诊室,在一切未知的情况下,我应该做什么才能发现这种病的潜在流行趋势?”通过学习新发传染病流行与应对课程,基础医学院2021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唐睿姝更加明白了公共卫生事件“吹哨者”的重要性。
立足“平战”结合,首医探索将公共卫生教育融入各类医学人才培养。面向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等专业本科生,开设临床流行病学与科研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新发传染病流行与应对等课程,帮助临床医学等其他专业学子掌握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有关知识和方法,以及传染病的发生、发展、传播基本规律等内容,提升医学生公共卫生意识与综合实践能力。
“未来从事医务工作时,不能忽略新发传染病的苗头,特别是在诊疗过程中,要考虑到新发传染病的可能性,并根据疾病流行趋势及时作出应对,在疫情结束后还要预防其后遗症。”唐睿姝谈到。
培养懂临床又懂预防的全科医生
“全科医生培养中必须融入公共卫生服务的理念、知识和基本技术,才能做好健康顾问,向所在乡村、社区居民进行传染病预防、慢病管理和健康科普。”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党支部书记路孝琴表示。
早在1988年,首都医科大学就率先在中国大陆开展了全科医学教育,率先将全科医学概论课程纳入了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专业等本科教学课程。
为培养“顶天立地”的全科医生,学校以打造具备基本临床服务能力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的全科医生为目标,建立了“3+2” 助理全科医生培养、“5+3”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全科住培培养双轨制四证合一培养模式。率先探索3年制全科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通过理论培训、案例分析和基层公共卫生实践,加强基本公共卫生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基层卫生应急能力的训练。
临床预防与健康教育、突发事件卫生应急、预防接种、常见慢性病社区管理……这些内容也是首都医科大学“3+2”助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重要内容。在357学时贯穿2年的纵向理论培训中,基层全科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相关课程就有105学时。此外,参训学员还必须完成基层实践16周,其中7周是预防保健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技能培训及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实践。
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吴浩认为,既懂临床又懂预防的全科医生,是我国医疗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一大短板,“在未来,掌握预防知识实践人群健康管理的全科医生既是百姓身边的健康顾问,也是为社区公共卫生提供决策的好参谋。”
瞄准社会需求发挥智库作用
“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访谈,老师带着我们获取怀柔地区的村医数据,并和区卫健委核对,然后进行动态标图和静态标图。”公卫学院2020级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闫劲草参与的项目,正是学院受北京市卫健委委托,进行的北京市村级卫生人力资源兜底调查。
经过近两年的努力,首医公卫学院完成了对北京市10个远郊区3122个行政村的卫生人力资源的兜底调查,并形成了《北京市村级卫生人力资源兜底调查及标图研究报告》和动态地图标注程序。研究成果被北京市卫健委、怀柔区卫健委采纳使用。闫劲草兴奋地表示,“这个课题增加了我对职业的认同感和获得感。”
这个项目只是学院瞄准社会需求、发挥智库作用的缩影之一。依托于2005年成立的首都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基地,公卫学院教师积极建言首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相关成果分别获市领导批示和市里的表彰。“通过开展北京市及各区县卫生健康规划及相关政策研究,20余项研究成果被政府采纳。在疫情防控中,《北京市高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指南》《关于互联网诊疗的意见建议》等多项建议被北京市采纳或得到市领导批示。”陈瑞介绍。
2019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与国家医疗保障局合作成立首都医科大学国家医疗保障研究院,挂靠公卫学院,作为高端智库研究平台,为构建我国先进的医保制度和政策体系提供专业支撑。公卫学院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国家医疗保障研究院副院长高广颖,自医保局成立伊始,就协助黑龙江、青岛、安徽等地方医保局实施并推行支付方式改革。2022年,高广颖带领医疗保障团队,为北京市医保局出台“个人账户定向改革措施”开展政策风险评估,保障涉及北京市两千余万参保人个人利益的政策顺利实施和平稳推进。
2023年11月18日,北京市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发展中心在公卫学院挂牌成立,致力于对北京市大、中、小学学校卫生领域所面临的重点、难点以及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开展研究,为北京市中小学校医(保健教师)有效开展儿童青少年常见病、传染病的预防与应对等工作提供专业知识。目前中心已完成了近3000位中小学校医和保健教师的培训。
未来,首都医科大学将继续坚持“四个面向”,以大国计、大民生、大学科、大专业为定位,进一步统筹推进“医、教、研、产、养、服”协同发展,为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维护人民健康、推动卫生健康和公共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