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西华大学举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干部读书班第三场辅导报告会
时间: 2019-10-08
来源: 西华大学招生信息网
浏览量: 6595
收藏
10月8日上午,学校在四教报告厅举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干部读书班第三场辅导报告会。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杨敏丽教授受邀来校,作了题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国内外农机化发展概况及我们的使命》的主题报告。全体校领导、副处级及以上党员领导干部以及机械工程学院骨干教师、学生代表聆听了报告。报告会由校党委书记边慧敏主持。
报告会现场 报告会上,杨敏丽教授围绕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需求、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紧密结合农机化工作实际,分析对比国内外农机化发展概况和发展趋势,指出了我国农机化的发展路径,具有较强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指导性,使与会师生深受启发。 杨教授指出,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存在“三难”,即难以满足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战略要求,难以适应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要求,难以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因此,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而要实现农业机械化更好的发展,需要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保障食品安全。杨敏丽教授作报告 杨教授介绍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重点介绍了相关的国际主要技术,并分析了农机化的国内发展导向。她认为,我国要构建新型农业机械化创新体系,通过《中国制造2025》带来的契机,满足农业发展新要求,打造智能农机装备,同时要补短板、强弱项,围绕应用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和集成示范研究三个层面,加快推进薄弱农机化技术创新。 对于如何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完成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杨教授简要解读了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表示要通过“两融合”(农机农艺融合、机械化信息化融合)、“两适应”(农机服务模式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相适应、机械化生产与农田建设相适应)、“三动力”(科技创新、机制创新、政策创新)来推动农机装备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推动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升级,从而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杨教授还通过两个丘陵山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成功案例,指出四川有条件做好农机全程化和产后处理,提升产品附加值,带动产业发展。杨敏丽教授作报告 报告会上,杨敏丽教授还介绍了中国农业大学近年来的发展概况和取得的主要成果。她表示,农业机械化大有可为,只要树立目标,坚守初心,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并希望今后与西华的师生有更多交流的机会,大家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边书记对杨教授的精彩报告表示感谢,她指出,杨教授的报告既为我们传播了前沿理念,也分享了思想观点,对于拓宽视野,继续推进农机相关专业、相关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边书记要求与会人员要认真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学习研讨杨教授报告的基础上,结合工作进行深入思考。每一个党员干部在主题教育中,都要深入思考和回答“守初心、担使命”这个问题,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危机意识,勇于担当、勇于创新、咬定目标、着眼大局、埋头苦干、狠抓落实,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快速健康发展,以优异的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学校成立60周年献礼。 下午2:00,杨敏丽教授还与学校农机领域相关单位在办公楼212举行了农业机械化与现代农业装备座谈会,副校长余孝其主持会议。发展规划处、科技处、人事处、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相关负责人及部分骨干教师参会。座谈会现场 会上,各学院围绕杨敏丽教授上午所作的报告以及农业机械化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谈及学校在农业机械化及相关领域的发展现状、亟需解决的问题以及开展农业多学科合作的举措,并表达了加强院校联系合作,做好农机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决心。余孝其对会议进行了总结,感谢杨敏丽教授对我校农业学科发展的支持与指导,并对各学院的发展提出目标要求,期望实现材料、控制、智能化多领域与农业的多学科协作,真正发展好西华农机。
附:杨敏丽教授简介 杨敏丽教授,就职于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农业农村部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专家指导组副秘书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兼职教授,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客座教授,联合国可持续农业机械化中心理事,美国国际援助署(USAID)“适度规模机械化项目”专家委员会专家,博洛尼亚俱乐部(The Club of Bologna)正式会员,美国农业与生物系统工程师学会(ASABE)会员,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常务理事、农业机械化分会主任委员等职。 杨敏丽教授长期从事农村发展与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生产模式与装备系统集成、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与标准规程制定、农机社会化服务、政策与规划等方面的研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起草小组专家成员,主持和参与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编制,也是即将启动的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十四五”规划主持人;她还是“全国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实施规划”(2011-2015年和2016-2020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机械深松整地作业补贴研究等的主要参与者,为科学制定我国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被认为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政策研究领域具有开创性和实用性的研究成果。 杨敏丽教授先后主持和参加完成重大研究项目近百项,出版专著、编著40余部,在国内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曾获农业部软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中国农业大学首届社会服务突出贡献奖,是全国农机行业“十大女杰”。
报告会现场 报告会上,杨敏丽教授围绕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需求、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紧密结合农机化工作实际,分析对比国内外农机化发展概况和发展趋势,指出了我国农机化的发展路径,具有较强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指导性,使与会师生深受启发。 杨教授指出,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存在“三难”,即难以满足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战略要求,难以适应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要求,难以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因此,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而要实现农业机械化更好的发展,需要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保障食品安全。杨敏丽教授作报告 杨教授介绍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重点介绍了相关的国际主要技术,并分析了农机化的国内发展导向。她认为,我国要构建新型农业机械化创新体系,通过《中国制造2025》带来的契机,满足农业发展新要求,打造智能农机装备,同时要补短板、强弱项,围绕应用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和集成示范研究三个层面,加快推进薄弱农机化技术创新。 对于如何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完成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杨教授简要解读了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表示要通过“两融合”(农机农艺融合、机械化信息化融合)、“两适应”(农机服务模式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相适应、机械化生产与农田建设相适应)、“三动力”(科技创新、机制创新、政策创新)来推动农机装备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推动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升级,从而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杨教授还通过两个丘陵山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成功案例,指出四川有条件做好农机全程化和产后处理,提升产品附加值,带动产业发展。杨敏丽教授作报告 报告会上,杨敏丽教授还介绍了中国农业大学近年来的发展概况和取得的主要成果。她表示,农业机械化大有可为,只要树立目标,坚守初心,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并希望今后与西华的师生有更多交流的机会,大家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边书记对杨教授的精彩报告表示感谢,她指出,杨教授的报告既为我们传播了前沿理念,也分享了思想观点,对于拓宽视野,继续推进农机相关专业、相关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边书记要求与会人员要认真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学习研讨杨教授报告的基础上,结合工作进行深入思考。每一个党员干部在主题教育中,都要深入思考和回答“守初心、担使命”这个问题,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危机意识,勇于担当、勇于创新、咬定目标、着眼大局、埋头苦干、狠抓落实,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快速健康发展,以优异的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学校成立60周年献礼。 下午2:00,杨敏丽教授还与学校农机领域相关单位在办公楼212举行了农业机械化与现代农业装备座谈会,副校长余孝其主持会议。发展规划处、科技处、人事处、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相关负责人及部分骨干教师参会。座谈会现场 会上,各学院围绕杨敏丽教授上午所作的报告以及农业机械化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谈及学校在农业机械化及相关领域的发展现状、亟需解决的问题以及开展农业多学科合作的举措,并表达了加强院校联系合作,做好农机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决心。余孝其对会议进行了总结,感谢杨敏丽教授对我校农业学科发展的支持与指导,并对各学院的发展提出目标要求,期望实现材料、控制、智能化多领域与农业的多学科协作,真正发展好西华农机。
附:杨敏丽教授简介 杨敏丽教授,就职于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农业农村部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专家指导组副秘书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兼职教授,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客座教授,联合国可持续农业机械化中心理事,美国国际援助署(USAID)“适度规模机械化项目”专家委员会专家,博洛尼亚俱乐部(The Club of Bologna)正式会员,美国农业与生物系统工程师学会(ASABE)会员,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常务理事、农业机械化分会主任委员等职。 杨敏丽教授长期从事农村发展与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生产模式与装备系统集成、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与标准规程制定、农机社会化服务、政策与规划等方面的研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起草小组专家成员,主持和参与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编制,也是即将启动的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十四五”规划主持人;她还是“全国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实施规划”(2011-2015年和2016-2020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机械深松整地作业补贴研究等的主要参与者,为科学制定我国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被认为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政策研究领域具有开创性和实用性的研究成果。 杨敏丽教授先后主持和参加完成重大研究项目近百项,出版专著、编著40余部,在国内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曾获农业部软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中国农业大学首届社会服务突出贡献奖,是全国农机行业“十大女杰”。